top of page
1.jpg

牙醫的困境 – 北上的挑戰(上)

  • 作家相片: 林哲玄 David
    林哲玄 David
  • 3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在未來的日子裏,我將逐一與大家探討業內事,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。政綱是活的,讓我們一起寫。


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名列世界第二,國際聲名顯赫。年前曝光的實習教育爭議在學制和註冊改革下平息——同學畢業後須實習一年方可正式註冊。據悉,畢業生對實習所學普遍反應正面;無巧不成話,最近兩年新註冊牙醫加盟衞生署的人數激增,舒緩了公共牙醫人手不足的問題。事情總有兩面:私人牙科機構營運環境惡化,導致減少聘任醫生。


私人執業牙醫面對怎樣的困境?

疫後,牙醫病人數目斷崖式銳減,其嚴重性連執業超過30年的牙醫朋友也表示震驚,從未見過。有說北上看牙醫已成常態,但其實北上看牙醫由來已久,只是疫情期間都留港了。通關後部分是回復疫前的常態,不過人數大增。內地牙科醫療機構如雨後春筍,而且甚具規模,在香港大賣廣告亦極其進取。


問題一:香港牙醫應否也賣廣告,以達到公平競爭?

那就必須先理順醫生(包括牙醫)應否賣廣告的問題了。醫生不買廣告是基於醫學倫理原則:

「基於醫患雙方在醫療資訊和理解不對稱,為免市民被誤導接受不必要的醫療程序,本港醫生和牙醫不容許賣廣告。」


綜觀世界不同地區的法規,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(以及香港醫務委員會)選擇上述原則。當然,這並不表示原則對或錯,也不表示沒有對立的原則。


如果今天我們不再認同上述原則,改變初衷,決定醫生可以賣廣告,那麼什麼程度的廣告可以接受?


資訊透明大家都同意,所以服務項目和價格的事實陳述不應該禁止(現在也沒有禁止);不但不禁止,還可從鼓勵變成規定。但廣告目標在於推銷、促銷,以賺取最大商業利益,與資訊透明差距甚遠。


減價、套餐優惠、買一送一、介紹費、會員價等等推銷手法層出不窮,總不能說「種牙最好,你不拔光牙齒都種牙就笨」吧?


所以,要定界限。


假如界線定了,大家都賣廣告了嗎?誰最有能力賣廣告?是個體戶還是大集團?得益最多的是個體戶牙醫還是集團?是病人還是廣告商?


我比較保守,還是認為資訊可以盡量透明,再加上設施環境和醫護人員經驗的事實陳述即可。

保守的廣告足以與內地牙科機構在港大賣廣告比拼嗎?病人看了醫療廣告會被優惠、誇張吸引,還是傾向信任實而不華、踏實陳述事實的本地醫療資訊?


香港醫生的優勢肯定不在於收費,我想也不在於誇張宣傳,反而在於專業、平實、公認的國際水平和可信的道德倫理。大賣廣告,會否適得其反?


聽聽大家的意見。


至於非本地醫療廣告的規範,下集再談。

 
 

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  醫療衞生界 候選人
林哲玄醫生

地址:九龍青山道702-704號合興工業大廈B座10樓F室1001房

​電郵:davidlam.2025election@gmail.com

​選舉廣告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