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業內事
牙醫的困境 – 北上的挑戰(下) 廣告規管
在未來的日子裏,我將逐一與大家探討業內事,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。政綱是活的,讓我們一起寫。 上集我與大家討論香港應否開放規則準許醫生(包括牙醫)賣廣告,讓同業與內地牙科機構公平競爭。這集我跟大家討論醫療廣告的規管。 一視同仁 朋友說,「法例要公平:廣告的限制必須一視同仁;我們不能接受只禁止本地註冊醫生(包括牙醫)賣廣告,對非本地註冊醫生卻不設限制。」 一、 禁止醫生賣廣告的規定 法律定必一視同仁。可是,香港法例沒有禁止醫生賣廣告。醫生賣廣告並不犯法。禁止我們賣廣告的是醫務委員會(MCHK)和牙醫管理委員會(DCHK) 兩個法定監管機構,而相關的條文載列於監管機構發出的專業操守(code of practice, CoP)。醫生只違反CoP雖不構成犯法,但可被監管機構懲罰:輕則警告、重者除牌。 非註冊醫生和機構不受MCHK 和DCHK監管,所以不必遵守CoP的廣告的禁令。 二、 規管醫療廣告的條例 香港規管醫療廣告的法例有:《不良廣告(醫藥)條例》和《商品説明條例》,而《牙醫註冊條例》則限制牙醫職稱的使用以及禁止非註冊人士聲

林哲玄 David
2天前讀畢需時 4 分鐘
牙醫的困境 – 北上的挑戰(上)
在未來的日子裏,我將逐一與大家探討業內事,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。政綱是活的,讓我們一起寫。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名列世界第二,國際聲名顯赫。年前曝光的實習教育爭議在學制和註冊改革下平息——同學畢業後須實習一年方可正式註冊。據悉,畢業生對實習所學普遍反應正面;無巧不成話,最近兩年新註冊牙醫加盟衞生署的人數激增,舒緩了公共牙醫人手不足的問題。事情總有兩面:私人牙科機構營運環境惡化,導致減少聘任醫生。 私人執業牙醫面對怎樣的困境? 疫後,牙醫病人數目斷崖式銳減,其嚴重性連執業超過30年的牙醫朋友也表示震驚,從未見過。有說北上看牙醫已成常態,但其實北上看牙醫由來已久,只是疫情期間都留港了。通關後部分是回復疫前的常態,不過人數大增。內地牙科醫療機構如雨後春筍,而且甚具規模,在香港大賣廣告亦極其進取。 問題一:香港牙醫應否也賣廣告,以達到公平競爭? 那就必須先理順醫生(包括牙醫)應否賣廣告的問題了。醫生不買廣告是基於醫學倫理原則: 「基於醫患雙方在醫療資訊和理解不對稱,為免市民被誤導接受不必要的醫療程序,本港醫生和牙醫不容許賣廣告。」 綜觀世界不同地區的法規,香

林哲玄 David
3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

00:49

00:43

00:36

00:54
bottom of page